政策推动(dong)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
2023-11-03
关键(jian)技术的(de)研究与创新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。财政政策对(dui)于推动我(wo)国半(ban)导体(ti)照明产业由大(da)变(bian)强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,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业创(chuang)新要素分散,创新能力不足的问(wen)题(ti);另一方面(mian)也为企业下一步发展(zhan)指明了方向。
金砖国家厦门峰会期(qi)间,厦门之夜璀璨华美,包含建筑、山体、岸线、公园(yuan)的(de)1400多个夜景工程项(xiang)目逐渐点亮。主题为“金色丝路,五(wu)彩厦门”的城市灯光,给中外宾(bin)朋留下了深(shen)刻印(yin)象。鲜(xian)为人(ren)知的是,这些流光溢彩的(de)灯光工程是应用了半导体照明设备。
半(ban)导体照明(ming)作(zuo)为一种新型光源,具有强劲(jin)的竞争力。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(tuo)宽,从照明、显示逐步向汽车、医疗、农业等领域扩展(zhan)。”日前(qian)国家发展改革(ge)委(wei)、财政(zheng)部等(deng)13部门联合印(yin)发的《半导体照(zhao)明产业(ye)“十三五”发展规(gui)划》(以(yi)下简称《规(gui)划》),不仅对(dui)我国半导体照明的发展态势(shi)进行了概括,还提出到2020年(nian),半导体行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、从半导体(ti)照明大国转向产(chan)业强(qiang)国、培育1家以上销(xiao)售额过百亿企业等目标。
专家表(biao)示,《规划》体现了节(jie)能减排(pai)、绿色发展、科技强国的国(guo)家意志。对于目前处在“由大变强”阶段的半导体照明产业来说,《规划》的出(chu)台正逢其时。财政政策对(dui)于半(ban)导体照明(ming)行业“产学研用”各方(fang)面的(de)支持,对促进产业发展(zhan)起(qi)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《规划》出台促半导体照明行业由大变强
国(guo)家半导体照明(ming)工程研发及产(chan)业联盟秘书长吴玲在接受记(ji)者采访时表示,半导体照明是(shi)继白炽灯、荧光灯之后照(zhao)明光源的又(you)一次革命。半导体照明(ming)是用固(gu)态发光器(qi)件作为(wei)光源的照(zhao)明(ming),包括发光二极管 (LED)和有机(ji)发光二(er)极管(OLED),具有耗电量少(shao)、寿命长、色彩(cai)丰富、耐震动、可控(kong)性强等(deng)特(te)点。LED体积小,便于进行照(zhao)明设计,在建筑、汽车中已经出现了很多“见光不见灯(deng)”的设计,更有助于体现(xian)照明的美感。
吴玲告诉记者,“十二五”期间(jian),我国半导体(ti)照明在(zai)信号、景观、显示、背(bei)光的应用已(yi)经基本成熟,并得到大规模应用。同时,功能(neng)性照明领域的应用从2013年开始爆发式增长。
“实际上(shang),早在2009年和(he)2013年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科技(ji)部等六部门就先后印发了(le)《半导体照(zhao)明节能产(chan)业发展意见》和《半导(dao)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》,旨在(zai)引导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”吴玲告诉记者,随着LED照明(ming)技术的快速发展(zhan)和产品替代(dai)速度加快,我国(guo)已(yi)经成为半导体(ti)照明产业大国。
据(ju)她介绍,从2003年到(dao)2016年,我国半导(dao)体照明产业产(chan)值实现了从0元到(dao)5216亿元的突破;技术水平快(kuai)速提升,与国际先进水平差(cha)距进一步缩小。“十三五(wu)”期间,我国继续推(tui)动和引导(dao)LED照明产业健康发展。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委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(yan)发及产业(ye)联盟(meng),联合10家相关机构(gou)组织编制了(le)《规划》。
目前,我国半导体照(zhao)明应用随着技术发展,产业也步入了新的(de)发展阶段,逐步从替代照明市场进入到以智能化、个性化(hua)为特征的、按需照明及超越(yue)照明应用领域。
“这(zhe)个时(shi)候,无论在产业导向还是创新驱动和发展环境上,都需要更完善的顶层设计,需要政(zheng)策给企业一个‘风向标’,让(rang)整个行业能够有(you)共同(tong)的发展(zhan)愿景。”吴玲说。
“2016年智能照(zhao)明、超越照明(ming)等创新(xin)应用成果显著。半导体照(zhao)明技(ji)术与AR(增强现实)、VR(虚拟(ni)现实)、物联网(wang)、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。此外,一些新兴的细分市场关注程度明显提高,车用LED、小间距LED、植物照明、禽类(lei)照明、紫外(UV)LED、红(hong)外(wai)(IR)LED等市场纷(fen)纷(fen)进入行业(ye)主流视线。特别是随着智能(neng)照明技(ji)术(shu)的逐步成熟(shu),将在今后一段时期(qi)与半导体照明深度融合,为全球半导体照明行业带来新的巨大变革。”吴玲推断,这将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带来发展机遇。
资金支持促半导体照明(ming)行业掌握核心技术(shu)
半导体照明行业科技含量高,在“产学研用”方面亟需财政(zheng)政策的支持。记者注意到,《规(gui)划》提出,通过(guo)国家科(ke)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支持半导(dao)体照明基(ji)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,加快材料、器件制备和系(xi)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,开展OLED照明材料设计、器件结构、制备工艺等产业化重大(da)共性关(guan)键技术研究。通过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(deng)渠道,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和产品应(ying)用。
“材料、器(qi)件制备和(he)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都是国(guo)内(nei)LED照明企业的弱点所在,只有掌握(wo)了核(he)心技术,才能够真正掌握话(hua)语权。”吴玲告(gao)诉记(ji)者,关键技术的研究(jiu)与(yu)创新(xin)是(shi)推动我国(guo)半导体照明产业由(you)大变强的决定性因素,财(cai)政政策对于关(guan)键技(ji)术研究给予(yu)支(zhi)持,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(qi)业(ye)创新要素分散,创新能力不(bu)足的问题;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指明(ming)了方向(xiang),特别是从追求(qiu)光效到追求(qiu)光质量和光品质,从扩大产能到智能制造(zao),从单一的照明产品到超越照明应用的转(zhuan)变(bian)。
“自2009年以(yi)来,财政部经建司与教科文司‘联袂’对我国(guo)半导体照明行业给予了财政奖补支持。没有财政政策引导性的支持,就没有(you)目前半导体行业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。”《规划》主要起草人、国家(jia)半导(dao)体照明(ming)工程研发及产业联(lian)盟常务(wu)副秘书长阮军表示,“除了中央财政给予的(de)资金支(zhi)持外,地(di)方政府也启动了资金扶持计划,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(ye)技术再进步。”
据了解,2017年,地方政府继(ji)续密(mi)集实施针对重点(dian)、优势(shi)产业技术(shu)的相关资金扶持计划,多地将半导体(ti)照明列入重点支持(chi)范围,资金大部分用于技术研发、产业化以及相关的示范应用(yong)。扶持的方式包括无偿资助、贷款贴息和有偿(chang)股权投资、优先股、可转债等方式(shi),资金额度从几十万(wan)元到上(shang)千万元不等,其中深圳市单项扶持额度上限达到3000万(wan)元(yuan)。
“这些资金(jin)扶持计划涵盖了外延芯片—器件封装—示范应(ying)用—材料装备等LED产业链(lian)的各个环(huan)节,不(bu)仅(jin)有对技术研(yan)发和产(chan)业化实(shi)施的支持,还(hai)包括了(le)对商业模式探索的鼓励。通过资金扶持,半导体照明(ming)不论是产品技(ji)术,还是最终的产业化,都将(jiang)得到进一步推动。”阮(ruan)军说。
对比传统的荧光(guang)灯,LED照明具有(you)更加节能环保、使用寿(shou)命(ming)更长、发光效率高、元件更小等优势,这也是(shi)一直以来政府强推(tui)LED照明(ming)的主要原因。《规(gui)划》提出,要(yao)实施能效“领跑者”引(yin)领行动(dong)。研究制定(ding)综合各类指(zhi)标的半导体照明产(chan)品能效“领跑者”评价体(ti)系,定期发布能效“领跑(pao)者”名单。研究将符合政府(fu)采购政策要求的能效“领跑者”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(qing)单,实(shi)行强制采购或优先(xian)采购。固定资产投(tou)资、中央预算内投(tou)资等支持(chi)的项目,优先(xian)选用半导体照明能效(xiao)“领跑者”产品。加强能效“领跑(pao)者”产品宣传推广(guang),鼓励各地对入围能效“领跑者”的产品给予政策支持。
阮军分析说(shuo),“领跑者(zhe)”行动对于(yu)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主要(yao)促进作用(yong)在(zai)于:推(tui)广更(geng)高能效和品质的LED照明产品,引(yin)导(dao)生产企业在保证LED照(zhao)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基础上采用更(geng)低能耗的生产方法和工艺(yi),以市(shi)场化方式鼓励企业创先争优、加强技术创新,促进产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,进一步规范应用市场。对于行业转型升级、智能制造水平的提高,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。